微博正在被抖音挖墻腳?

今日頭條正在以抖音為急先鋒與騰訊展開一場以小博大的對決,微博、快手、百度好看以及美拍等短視頻平臺,反而顯得有些寂寞。不過,事實并非如此,在這場短視頻大戰中,沒有誰能置身事外。
在有些人看來,微博正在被抖音挖墻角,我也一度有過這樣的感覺。日前參加完微博“超級紅人節”后,這個問題有了新的答案。

內容平臺爭相 “微博化”
在今日頭條與騰訊的戰爭中,表面上看今日頭條是主動挑事兒的進攻者,事實上卻是防守者——騰訊在信息流和短視頻上不斷布局,朝著今日頭條的腹地進軍,今日頭條不過是拿起武器自衛,只不過反彈力度較大,再加上其特別的公關策略,顯示出了幾絲主動出擊的味道。
今日頭條真正進攻的是新聞客戶端的市場,這是幾年來一直在發生的事情。內容生產門檻的降低,讓內容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,對頭部生產者的爭奪也隨之呈現白熱化,就連一直堅持不分成的搜狐,也已在內測第三方廣告分成了。而抖音則在挖快手、秒拍等短視頻平臺的墻角,畢竟用戶時間是有限的,看抖音多了,看其他短視頻平臺自然就少了,當抖音日活突破1.5億的時候,相信各大短視頻平臺的決策者更能感受到競爭壓力。

內容行業的一大特點,就是各平臺業務重疊度更高——都做信息流,都做短視頻,都有問答等內容形態。社交關系比內容消費有更強的粘性,因此內容平臺也在試圖擁有這個特性。2018年,今日頭條啟動千人百萬粉計劃,廣邀各種名人明星大V入駐,而邀請時的一個重要維度就是這些人在微博上的影響力。比如它曾經有一個政策:只要在微博擁有50萬以上粉絲的個人賬號,就可以獲得金V認證,進而獲取可觀的流量,甚至有自媒體還認為,今日頭條如今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微博化。
抖音在短視頻領域向微博發起挑戰,今日頭條挖微博的大V網紅,看上去微博正在被抖音以及今日頭條,或者說字節跳動公司挖墻角。不過,事實并非如此,因為今日頭條+抖音,與微博看上去有一些相似之處,實際上大家卻處于不同賽道。人們有這個錯覺的原因是沒有理解微博的本質:它跟各種可以孵化網紅的平臺最大的不同是,它可以連接網紅與公眾。
做網紅的平臺而不是平臺的網紅
平臺的網紅和網紅的平臺,這是一個拗口的說法,不過,不同的選擇將決定一個平臺的性質,以及在本輪內容生產者爭奪戰中的位置。微博“超級紅人節”透露的信息是,微博不會與平臺爭奪網紅,因為微博已經是網紅的平臺,這是它跟所有其他平臺不一樣的地方。
在上海舉辦的微博“超級紅人節”上,有不少網紅上臺分享經驗。其中一個電競女主播Miss,也是虎牙上的知名主播,就在上個月,她還作為主播代表到美國參加了虎牙直播上市典禮;還有一個是短視頻網紅費啟鳴,他是在抖音上擁有千萬粉絲的紅人。此外,“超級紅人節”上分享的其他紅人,往往也會入駐淘寶等電商平臺、B站等二次元平臺以及優酷等短視頻平臺中的一個或幾個。

微博的“超級紅人節”上出現“友商”的紅人,不是微博對紅人進行策反,而是微博的性質決定,它可以容納一切平臺的網紅。
艾瑞發布的《2018中國網紅經濟發展洞察報告》顯示,中國網紅群體正在高速增長,更多的紅人正在獲取更多的粉絲,截至2018年5月,粉絲規模在10萬人以上的網絡紅人數量較去年增長51%,粉絲規模超過100萬的頭部網紅增長達到了23%。而多平臺運營是網紅的共同選擇,截止2018年6月,60%以上的網絡紅人會同時在6個以上的網絡平臺運營賬號,運營平臺在2個以下的網絡紅人不到10%。

網紅選擇多平臺運營的目的,一方面是不同平臺有不同內容形態,形式可以互補;另一方面,可以獲取不同習慣的粉絲群,進而擴大整體粉絲數量,這跟自媒體“一處水源供全球”的做法一樣。跟自媒體一樣,不論什么平臺的網紅,都會開通微博,在平臺影響力外,獲取公眾影響力,比如前面提到的Miss,她一邊是虎牙等平臺力推的紅人,一邊是在微博擁有941萬粉絲的頂部紅人。
本著“不跟平臺搶紅網,而是做網紅的平臺”的思路,微博對于網紅多平臺經營的做法是絕對開放的。微博從來沒有“簽約網紅”,將一個網紅通過一紙協議變為獨家資源的做法,而是與MCN合作,給網紅更多支持——包括對網紅多平臺運營的支持。
不難發現,微博與抖音等平臺在網紅生態中,更像是一種接力或者分工的形式:抖音、虎牙、嗶哩嗶哩、優酷各種平臺都有機會孵化網紅,當網紅要想實現粉絲進一步增長,將影響力從特定平臺擴大到全體公眾,就會借助微博來完成這關鍵的一躍,這就好比一個區域性品牌,如果要成為全國性品牌,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在央視打廣告。微博的粉絲可以聽從網紅號召去對應平臺消費特定內容,反過來其他平臺的用戶也可以去微博關注網紅,獲取更多內容和更強互動體驗。
為什么說只會有一個網紅的平臺?
有人會說,既然微博可以成為網紅的平臺,那么其他平臺在用戶數達到一個規模后,是否同樣可以朝著網紅的平臺發展,進而對微博構成威脅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
正如《阿里收購抖音?張一鳴不愿意賣,但可像微博一樣拿錢》一文所言,微博讓騰訊知難而退,走過近10年一直火到今天,是因為形成了兩個壁壘。
一是社交屬性,社交媒體,不是通訊錄關系,卻是興趣Follow關系,用戶關注了感興趣的賬號,形成粘性;二是網絡效應,簡單地說,就是微博有足夠多的用戶因而吸引了各種媒體、自媒體、明星、網紅、企業開賬號,他們源源不斷地免費產生內容,吸引用戶建立社交媒體關系,微博成了一個可以吸引創作者和用戶的黑洞——別的平臺都要搞廣告分成或者激勵補貼,微博根本不需要。
這兩個屬性一旦擁有就是壁壘,不過要擁有卻非常難。
截至2018年3月,微博月活躍用戶已達4.11億,在所有移動App中已經屬于頂部App。即便有平臺的用戶數可以達到這個量級,但要建立社交關系卻十分困難——用戶不可能到別的IM去重新建立微信上的通訊錄關系,同樣,用戶沒有理由去微博外的平臺重建自己的公共+開放+興趣社交關系,而且就算可以也要時間,微博這套社交媒體體系的建立耗費了近10年。網絡效應后來者也很難建立,因為網絡效應的本質就是強者恒強。
此外,微博正在構建一個日益繁榮的網紅內容生態,而生態價值就是不可復制和壟斷能力。
微博不只是通過網絡效應粘住了超過4.11億活躍用戶和各種網紅、媒體、自媒體、創作者、企業品牌,同時也有一套完善的變現機制支持,包括但不限于廣告分成、電商、直播打賞、付費服務等,積累了足夠多粉絲的網紅,還可以向線下拓展演藝、代言、培訓等變現方式。同時,微博不斷強化與MCN的合作,來給網紅內容制作、流量曝光、商業變現和多平臺經營提供專業支持,截至2018年5月與微博合作的MCN機構數量達到1917家,較去年增長269%,合作覆蓋領域達到53個,MCN也受到網紅歡迎,今年頭部網紅與MCN機構簽約比例達到93%,相比一年前進一步提升

在微博內容生態這張大網中,微博的角色是連接各種節點的樞紐,網絡的復雜度越來越高,每一個節點都可以被替代,但微博的樞紐角色卻不容替代。正是因為此,微博可以對平臺上的節點保持開放,很簡單,理論上來說,垂直平臺在微博眼里只是其生態的節點,而不是威脅。
看上去微博從來不求控制任何一個網紅,實質上卻構成了一定的壁壘,就像微信壟斷我們的熟人社交一樣。既然這樣,你還認為抖音什么的能挖微博墻角嗎?
關于旺翔
上海旺翔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碼:835063)是一家集DSP,SSP,DMP,游戲,網盟,海外流量業務的綜合性移動數字營銷廣告傳媒公司。
公司具有深度的海量國內外流量資源聚合能力,聚集三十大平臺,12億用戶,22000家廣告主,2.5億日活,業務覆蓋100個國家及地區。
公司擁有23項技術軟件專利,創新開發三大技術引擎:超大數據運算引擎,深度SDK定制引擎,智能場景匹配引擎,精準定向廣告投放,提升廣告營銷效果。
我們的戰略合作覆蓋百度,阿里,騰訊等超一流互聯網企業,客戶覆蓋阿里、京東、蘇寧、唯品會、1號店、草花、掌游、平安、招商銀行等,匯聚國內外海量優質流量資源,提供整合跨國家、跨地區,跨平臺,跨渠道的一站式解決服務。
